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走读谭嗣同 / 胡玉明著. -- 北京 : 团结出版社, 2018.7
ISBN 978-7-5126-6439-5
Ⅰ. ①走… Ⅱ. ①胡… Ⅲ. ①诗集-中国-当代 Ⅳ. ①I22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158051号
作者简介
胡玉明,1957年生,湖南浏阳人。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毕业,高级政工师。自称“七溪山人”。从军13年,从事金融工作30年,历任某军级院(校)党委常委秘书,张家界银监分局党委书记、局长,湖南银监局党委宣传部长、金融工会调研员等职(已退休)。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理事、湖南省金融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湖南金融文联常务副主席、湖南省安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浏阳谭嗣同君子书院副院长、湖南省君子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相关事迹、作品收录《湖南当代作家大辞典》《中华名人铭鉴》《中国知名专家学者辞典》《共和国名家诗词格言精选》。出版散文集《沉醉热土》《沉醉感动》(与胡冉华合著)、《沉醉湘水》,诗歌集《沉醉张家界》《麓山惠风》《沉醉金融工会》,纪实文学集《浏阳潭湾梦》《走读浏阳罗汉》《融悟》(与臧海熊合著),参与主编湖南金融作协《金海银歌》集。有诗歌、散文作品获中国金融文学奖。
目录
序
思飞惊鸿雁 / 杜钢建 006
冷心礼佛 热血报国 / 唐浩明 011
真诚书写 探骊得珠 / 魏忠胜 014
《走读谭嗣同》序 / 章罗生 018
喜欢谭嗣同的理由 / 读石人 020
有感《走读谭嗣同》 / 周青云 024
探赜索隐心作船 / 谭恒昶 028
有感《走读谭嗣同》 / 谭志宏 033
玉明如“玉” / 赵 涛 035
玉明追寻伟人足迹有感 / 邱昭新 037
“去留肝胆”照诗心 / 陈 忠 041
空潭月照映彗星 / 释果欣 044
纪念谭嗣同 / 朱学明 046
缅怀谭嗣同 / 覃正爱 048
读胡玉明《走读谭嗣同》有感 / 谭石林 050
一书编就慰谭公 / 张海帆 051
第一章
仁为天地万物源/ 001
勇猛精进誉远驰/ 004
复生纵谈天下事/ 004
壮飞国器才华异/ 005
顿悟民生无限情/ 005
中华崛起伴贤人/ 006
烈士之烈千秋载/ 008
第二章
少年嗣同恸楚湘/ 009
心断瀑声涌旷前/ 010
道吾智慧一盏灯/ 010
英雄千古惹人牵/ 011
壮飞忠魂铁骨铮/ 012
境能生心大德尊/ 012
戊戌出游金声振/ 013
内涵文化谱华篇/ 014
砥砺前行话报章/ 015
实事求是耀乾坤/ 015
第三章
仁泽累代誉可讴/ 017
千载毋忘父祖恩/ 017
乐善好施旌表贤/ 019
家廟族谱耀篇中/ 020
第四章
道限无穷万象更/ 022
霜风振壑浏阳魂/ 023
通眉疏说启后昆/ 023
翰墨相传分外珍/ 023
圣人赞化铸锦篇/ 024
厚德载物耀九垓/ 025
多少丹魂天地情/ 026
第五章
天地立心神思远/ 028
惟事创始与时进/ 029
追忆先贤伴赋诗/ 030
甲子重开喜换颜/ 033
不忘初心图国强/ 034
复生翰墨铸锦篇/ 035
第六章
惠泽民生天下扬/ 036
奋笔鼓舌仁爱身/ 037
先河后海展雄风/ 038
复生书中宇宙宽/ 039
神州复兴思壮飞/ 043
奠慰先贤一瓣香/ 045
一片丹心追忆长/ 046
第七章
仁爱精神铸锦篇/ 048
顿悟博爱佳作中/ 049
人权永恒稳坤乾/ 049
为民服务安天下/ 050
攀登喜有后来人/ 051
中兴儒宗启后昆/ 052
一卷珠玑傲骨梅/ 053
难忘风雨亦文章/ 054
人间慧灯话正觉/ 055
第八章
仰看谭公存天地/ 058
耋耄思亲意盎然/ 058
轶闻志载留遗迹/ 059
华相众生在云程/ 060
博学谦怀情笃厚/ 061
承传薪火散吉祥/ 062
载文载道善缘路/ 064
岁月如歌神州妍/ 065
以心印心禅道吾/ 066
走读复生赴秦州/ 067
崆峒无锁紫气开/ 068
唯有黄河奏乐风/ 070
仁学甘肃有知音/ 072
时务学堂故址留/ 073
无限沧桑怀复生/ 073
先贤遗砚日月稠/ 074
第九章
大侠传奇留劲节/ 076
辛亥后裔颂先辈/ 076
六部尚书弘伟业/ 077
克强无我耀辉煌/ 079
鉴湖女侠堪豪杰/ 081
安行天下亦争春/ 082
文化自信辉煌在/ 083
精知领悟故事多/ 084
秦晋谊深树木森/ 085
仁山大德谱新歌/ 086
怀贤思齐志修仁/ 088
忠贞救国真君子/ 089
不忘初心秉使命/ 090
第十章
巍巍大围有山鹰/ 095
志在顿悟能观照/ 097
坚定眼神有遐思/ 098
华相众生耀苍穹/ 099
静思通眉贵行仁/ 100
触摸复生自然情/ 101
长崎仰望醉繁星/ 102
蒙华铁路遐想中/ 104
年年七夕致诗人/ 105
古今芬芳壮飞魂/ 106
第十一章
七律·读谭嗣同/ 雷 春 110
纪念谭嗣同殉难120周年
/ 龙迪武 111
缅嗣同君/ 张远成 111
纪念谭嗣同殉难120周年
/ 陈家传 111
谭嗣同小记/ 杨正华 112
谭嗣同赋/ 谭玉峰 113
相关文稿
谭嗣同对杨昌济的直接影响/ 116
谭壮飞的精神遗产/ 123
管窥嗣襄、嗣同与台湾的有关渊源(上下篇)/ 谭恒昶 胡玉明 137
谭嗣同与浏阳南乡吾田市的家族渊源/ 156
走读复生有因缘/ 168
耄耋思亲敬大德/ 177
文化自信需魂灵/ 208
走读金陵刻经处/ 216
浩气依然动神州/ 220
禅心剑气相思骨/ 227
天水黄河话复生/ 233
走读秦岭的顿悟/ 240
走读谭嗣同后裔/ 244
百熙嗣同轶事记/ 259
解放企鹅式美女/ 265
走读谭嗣同之顿悟/ 丁纯蓝 269
姊妹易嫁奇缘/ 谭恒昶 277
谭嗣同的精神可以激励人/ 286
后 记/ 288
后记
谭嗣同是19世纪末中国杰出的思想家和具有献身精神的改革家,影响了整个辛亥革命时期的一代人。他是晚清思想界的一颗彗星,他的鲜血,融入了辛亥革命党人的血管,也洒在辛亥革命胜利的旗帜上面,值得永远缅怀。
谭嗣同著《仁学》,同时把自己的头颅献给维新变法,“请自嗣同始”。他的崇高品质和境界,是如何形成的?那时,马克思主义还没有传入中国,“十月革命”还没有炮响。自然,这是引起作者对“民国先觉”关注的重点,形成学习研究兴趣的原始动机。不然,不会以花甲年龄,甘苦奉献,下这么大功夫去钻研。
万物皆缘。写作《走读谭嗣同》的机缘,自然还有多个方面。一是2005年赴烟台,参加全国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会议(与杨俊文、邓建华同行),在瞻仰南山禅寺时,有缘首次看到谭嗣同居士像,陈列于“佛教历史博物馆”之中。从此,植入心田,深感博大精深。二是浏阳谭氏家族后裔相邀,由李承真链接莲静(谭玉英),尔后与莲枫(丁纯蓝)等人共同探讨,确认值得研学,结识谭卓越,在谭恒昶、谭志宏先生支持与信任下,逐步形成走读团队。三是有缘相识新儒学、新仁学的代表之一,湖南省人民政府法律顾问、湖南大学法学院原院长、博士生导师杜钢建教授,从此,为我们研究谭嗣同的《仁学》,找到了真正的导师。四是在文学创作上,得到湖南省作家协会原主席唐浩明老师的指导,尤其获蒙谭嗣同系《冷心礼佛,热血报国》的开示,增强了“不要有什么顾虑”“可以大胆写”的信心。
120年前的9月28日,革命先贤谭嗣同在北京菜市口英勇就义。他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写下的悲壮一页,震撼着人们的灵魂。
因此,自从相识莲静后,就有共同愿望,以独特视角研究学习《谭嗣同全集》,得到恒昶老先生支持,提供了有关书籍和资料。为了形成共识,组织“小分队”一起走读,从而增强感性认识,深入学习研究《全集》;同时,运用“碎片”处理方法,注重诗化语言(七言五言),通过读书“札记”和“行脚”日记表达,若干现代诗歌抒发感慨,共整理460多首(篇),选用图片近200幅,兼以随笔10多篇,有的在中国诗歌网等媒介刊载。辑录成册,尽管存在诸多不足,但以虔诚之心表达对华相众生的轸怀之情,却是苍天可鉴。全书力求通俗易懂,突出重点,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回眸写作过程,犹如“西天取经”。诚如李承真所言,“陪您披荆斩棘,立大愿,践行佛道,仅浏阳就走了十多次,翻山越岭,迎来送往,千方百计整合资源,自费吃住行,屡次高速罚款等,均毫无怨言……”在南北纵横驰骋的走读过程中,与莲枫、莲静一行3人,历时几个月,自费穿越时空隧道,先后走访山东、南京、北京、甘肃、陕西、湖北、湖南等省市有关地区,寻找谭嗣同的足迹。大家坚持自觉志愿的自费行为,只讲奉献,不计名利,不讲报酬、不惧艰难困苦,逐一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同时,还放弃了有丰厚报酬的邀约写作。
俗话说,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一方面,坚持在《谭嗣同全集》中探赜索隐、披沙拣金。如从《仁学》中看到,“在北纬三十度至四十度之间,天若豫为位置,令其土壤成一线。苟因天之巧,济以人力,以三万余里之铁轨穿为一贯,如牛鼻之有雉……”予人启迪。另一方面,在走读谭嗣同的历程中,引起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一带一路法律联盟主席杜钢建教授的关注。杜教授不仅给予引导,而且带领这个团队与书院文化建设相结合,鼓励大家一边创作,一边宣讲。同时,把“谭嗣同仁学研究会”纳入重要议程,作为“一带一路”,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内容,逐步引入“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论坛”。他亲自为《走读谭嗣同》热情撰写了序言《思飞惊鸿雁》,把谭嗣同文化直接传播到“一带一路”上。
由于谭嗣同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精神影响,走读中,的确有一个“亮点”,得到许多领导的关怀厚爱,文人志士、文化界及有关朋友和谭氏宗亲,从不同方面,给予的大力支持。如湖南省君子文化研究会会长李利君,何克均、黄伟明、管群华、杨俊文、周秋光、钟声、肖永明、娄成、蔡日新、杨代春、刘新荣、李笼、焦传爱、李宣钊、陈德明、王宗森、高强、王浩、孟文君、范家德、张宗国、马少珍、胡伟、胡新吾、龙迪武、张维欣(女)、孟淑媛(女)老师,刘宁益律师、张和刚律师,作家张驰、罗鹿鸣、李龙、许曙明、王明雪、王琰(女)、秦锦丽(女)、贺懋华、王清玉夫妇、冀卫军、袁新风、李吉仿、杨正华、彭友权、王锐、韩向荣、雷春老师,马秀峰、郭伯林、张钦仲、张建春、陈景隆、葛朝阳、刘巍(女)、刘玮(女)、周卓(女)、闫淑梅(女)、焦纬(女)、曾雪良(女)、曾细英(女)、曾庆觉老师、诗人王传利、张南轩、臧海熊、王建成、张远成、陈家传、林培根、林翔;以及谭海钧(女)、谭志辉(女)、谭志义、谭佑成、谭波、谭庭辉、谭玉峰老师等。
李承真的体会:“千军难抵一谭公。自从把足球当事业,倾情推动发展以来,深感需要谭嗣同的战神精神。”
《走读谭嗣同》的付梓,还得到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的撰文或墨宝,丰富了缅怀先贤的内容。因此,皆放“序”的部分。主要有:湖南大学纪实文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纪实文学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湖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章罗生;湖南省谭嗣同研究会副会长、湖南省谭嗣同爱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谭志宏;湖南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原主任、教授、湖南省谭嗣同研究会理事覃正爱;浏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吴震(笔名“读石人”);湖南省企事业文联秘书长、《财富地理》杂志总编辑赵涛;中国人民银行作家协会秘书长、湖南省金融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忠;湖南湘潭银监分局原调研员邱昭新;浏阳市佛教协会秘书长、浏阳道吾山护国兴华禅寺住持释果欣;湖南浏阳中医院原眼科主任医师、谭嗣同侄孙——86岁的谭恒昶;特别令人感动的是九十多岁的诗词楹联家张海帆(作者的小学启蒙老师),仍然激情撰写了《一书编就慰谭公》。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理事、湖南省金融书法家协会主席涂光明,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金融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王新江,中国金融美术协会理事、湖南省金融美术家协会主席宁湘,热情挥毫,并相赠墨宝和丹青。
中国金融作协会员、湖南省金融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金融文学》责任校对、湖南省金融作家协会秘书长朱学明,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对全文进行校对,给予了大力支持帮助。
本书的出版,得到原浏阳县委副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周青云同志的厚爱,他以年逾八十多的高龄,多次听取情况汇报,提出有关意见,还热情撰写了《有感》。
特别令人感动的是,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原副巡视员,湖南省君子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魏忠胜,倾情写作了《真诚书写 探骊得珠》。
黄埔军校五期生钟瑛之子——钟华卫将军看到作者的文稿后,欣然挥毫录唐浩明句“冷心礼佛 热血报国”。
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湖南省文联名誉主席谭谈,看到《走读谭嗣同》书稿后,感慨挥毫“不忘先贤,激励后人”。
湖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作家唐浩明,一如既往给予师长般的关怀厚爱,不仅在写作过程中给予具体指导,而且亲自题写“走读谭嗣同”的书名。他深情地说,“谭嗣同是个值得敬仰的人物,我对你的研究很感兴趣,确实是个新的视角。”
本书还采用了英国伯明翰大学硕士朱可可(女)为谭嗣同画的肖像,谭伯勋的书法,杨正华、朱宁、谭玉英、唐异、化国刚、陈慧玲的摄影作品,谭恒昶、谭海钧(女)、李东海提供的有关照片,以及新闻媒介公开出版发表的有关照片和资料,谨此表示感谢!
尤其感谢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和源文苑》主编、《湘楚书画》编审谭石林老师的校对,并撰写《有感》;感谢胡伏珍(女)老师为本书的校对,做了大量工作。
书稿付印,特别鸣谢以下单位和个人给予的支持帮助:
湖南省谭嗣同爱国公益基金会、刘少奇君子书院、韶山毛泽东书法艺术研究会会长沈建平、浏阳市科技模型厂有限公司李东海、深圳大观泛海集团行政总裁杨雄军、浏阳麓角冲“云尚健康”生活馆巫湘平,蔡锷君子书院刘昭晖,魏源君子书院魏先龙,韩终书院周坤,谭嗣同君子书院谭恒昶、谭常来、谭士恺、谭卓越、谭和平、谭士圣、谭士全,江西谭氏宗亲会会长谭火平,新邵县谭显红、攸县泽田谭氏家庙震林公祠堂代表谭水生,郭嵩焘君子书院郭姝杏(女)、黄兴红韵书院宋华伟、张百熙书院李宣钊、神农书院杜文建,以及有关热爱先贤谭嗣同的志士仁人,张运标、张进新、张勇军、张和平、张建仁、张招霞、张新明、张常娥(女)、张熙、涂光明、黄伟光、万晓明、宣望东、汪建、释果欣、陈海斌、陈根全、陈全浏、陈章达、陈晖、雷大力、屈立新、宁湘、周定、刘兰平(女)、邱昭新、邱明蓓(女)、刘罗生、刘勇波、唐钦兰、肖波、肖远禄、何遥奇、黄立华、谢方平、严灿、王心儒、王亚鹏、王志坚、夏许超、王志浩、向伯荣、谢艳军、谢正欣(女)、罗岭、罗贵、罗光菊(女)、罗光桃(女)、罗丽(女)、李卫、李文清、李维平、李文提、胡明育、胡德文、胡己玲(女)、胡序辉、胡芳明、胡天明、胡伟明、胡新振、胡庆乐、胡冉华、汪凤鸣、杨文辉(湘潭)、邓玉剑、吴运、姜国圣、姜青云、姜路漫(女)、玉藻、文峰、谭树青、谭清明、谭端瑞、谭国雄、谭胜清、谭小京、谭清峰、谭宗理、谭日清、谭志宏(大源村)、谭士明、谭应龙、谭景荣、谭景华、谭景春、谭素佳(女)、罗汉东、毛建中、余春晖、丁德宏、丁风云(女)、徐欣、唐星麟(女)、欧阳存良、洪正华、邵宏林、万绍民、颜建国、颜其艳(女)、曾云(女)、刘红等。
感谢团结出版社和编辑陈靖老师给予的厚爱,感谢张立云、曾小平(女)、颜晶晶(女)的支持帮助。衷心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我的家人和朋友。
由于水平有限,错误和疏漏难免,敬请读者诸君批评指正。
胡玉明
2018年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