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同志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以此为标志,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全面反攻阶段。
为纪念这一重大的历史性日子,区党史联络组老同志撰写了《抗日武装在卯田》一文,以飨读者。
抗日武装在卯田
原长沙县临时政府遗址
1944年5月,长沙沦陷。长沙县政府撤至长沙城西卯田(今雨敞坪镇新卯村),同时撤至卯田的还有长沙市政府(湖南省政府已先期迁往耒阳)。
在国民党反共高潮中转入地下的城西各级党组织,面对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的节节败退,仍从抗战大局出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利用隐蔽和合法的方式,组建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给日寇以沉重打击。
长沙会战期间,长沙县政府在县、乡两级均成立了抗日自卫队。长沙沦陷后,长沙县政府在撤到卯田的同时,将县抗日自卫队进行扩充,并改名为抗日自卫团。自卫团下辖两个大队和一个警察大队,官兵近2000人。各乡的抗日自卫队也受其调遣。为充分发挥这支抗日武装的作用,中共坪梅区委,利用自卫团扩大的机会,派出共产党员,分别进入到县抗日自卫团各大队及各乡抗日自卫队。自卫团的主要任务是驻守卯田。
为进一步影响和带动这支抗日队伍,根据省工委的要求,中共坪梅区委主要负责人杨东泽、孔福生积极与县抗日自卫团第二大队龙恒盈部建立关系,于1945年2月成立了以杨海清为队长、刘柱中为指导员的抗日突击队,采取“借伞遮雨”的办法,以“岳云司令部长沙县第二自卫大队突击队”的公开番号开展抗日斗争。突击队设三个分队,分队长分别由共产党员邓祥生、谷正华、吴福成担任。突击部队成立时,人数不多,为56人,但绝大部分都是共产党员。一分队主要在真人桥、乌山、白箬铺、望城坡、三汊矶、谷山一带活动;二分队主要在坪山、龙洞、卯田、白箬、学士一带活动;三分队主要在岳麓山、坪塘、白泉、龟头市一带活动。这只以共产党员为主体的队伍,人数虽小,但战斗力很强。他们时分时合,灵活机动,不断袭扰日军驻地,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既给日本驻军造成重创,也给抗日军民以鼓舞。
为扑灭抗日武装,日军先后3次派重兵进犯卯田。自卫团和抗日突击队在卯田杨家大屋陈家冲一带与来犯的日寇进行了3次浴血奋战。
见证了抗战历史的古树
第一次发生在1944年11月2日,不幸为敌所乘,战斗失利;第二次发生在1945年1月13日,日军集结了宁乡、白箬铺、龟头市和九江庙等地驻军,乘大雪天再犯卯田,县自卫团派主力抢占山头迎战,另派一支队伍埋伏在西面陈家冲的菜塘里,待敌兵近前时,以塘基为掩护,猛烈扫射,日军死伤众多;第3次发生在1945年6月上旬,盘踞在长沙西境的日军,又集结了上千兵力,分几路直犯卯田。这是卯田抗日史上最激烈的一次战斗。从清晨至午后,激战近10个小时。在这次战斗中,毙敌警备队长1名,士兵20余名,日军受到重挫。抗日自卫团也作出了重大牺牲:警察大队大队长不幸被俘,并惨遭杀害;中队长以下官兵数十人壮烈殉国。
在长沙沦陷的一年多时间里,由于各抗日武装的顽强斗争,迫使敌伪只能盘踞在长沙市区和靠近交通沿线的主要集镇,而广大农村仍然掌握在抗日武装手中。这种局面一直坚持到日本侵略者投降。
长按图中二维码,关注《岳麓故事》。
投稿方式:csylgs@qq.com
联系方式:0731-88999303
《岳麓故事》网刊
“潇湘悦读网”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及其相关法规、规章的规定。
权利人及利益系人认为本网站转载或转帖的文章、图片、软件或者其他作品、制品有不当时,请及时告知并提供相关权利证明,本网站将会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其著作权及相关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