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洲景区提质改造
介名山名城间,浮袅袅凌波上。橘子洲,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河绿洲,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丰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长沙的地标,湖南的名胜,市民的至爱。
但橘子洲地势低平,海拔均高仅35米,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几乎每汛必淹,且一年比一年严重。如1996年、1997年和1998年,就连续3年长时间被淹。特别是1998年,一片汪洋达半年之久。水患不仅造成景区植被破坏,更给洲上居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威胁。为抗洪救灾,政府和百姓都不堪其累。
提质改造橘子洲景区已成为长沙人民和历届党委、政府的夙愿。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提质改造橘子洲景区由愿望步入了现实。
2004年5月12日,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提质改造橘子洲景区的决定》,成立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为指挥长、岳麓区政府及市直有关单位负责人为副指挥长的开发建设指挥部。是年10月,先后邀请20多家知名设计单位对橘子洲进行概念性规划,并组织专家对20多个设计方案进行评审,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确定以上海市政设计院和长沙市建筑设计院设计作品为主体,吸收其他多家设计作品的优点,形成《橘子洲建设规划》后,报省建设厅和国家建设部审批通过。
橘子洲景区提质改造是一项集防洪治理、拆迁移民、基础设施建设、景观建设为一体的综合性工程。2005年11月28日,经国家水利部批准立项,当年12月16日,以驳岸档墙加固和河道清淤为重点的橘子洲岸线整治及河道疏浚工程正式动工,至2007年2月,岸线整治及河道疏浚全部完成。完成岸线档墙10977米,混泥浇注29万多立方米,回填土方30多万立方米,清除河道石沙淤泥200万立方米,驳岸档墙与6.2米宽的环岛观光车道融为一体,配以灯饰,成为景区最动感的外饰面,展现了橘子洲的岸线活力。
在驳岸档墙加固工程启动的同时,拆迁移民安置也有序进行。市、区两级上下联动,组织和新建安置用房4000套,安排就业和再就业岗位3000多个。至2008年6月,橘子洲(含紧密相连的傅家洲)1812户、3772人及38家省市企事业单位全部搬迁安置到位。
2007年2月,基础设计建设工程启动。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要求,严格实行项目负责制、质量督查制,进展顺利:10公里长的环洲沥青路、环洲压膜漫步道以及中心配电站、污水处理中心、垃圾站、公共厕所、停车场等基础设施于2009年10月全面完成。
2007年3月,景点工程建设启动。景观建设坚持以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即以历史景点为支撑,以自然风貌为主体,将橘子洲及相关水域由南往北规划为“核心景区”、“旅游配套服务区”、“沙滩公园区”、“水上运动区”四个功能区。新建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橘子洲文化园、中流击水、亲水大平台、游客服务中心、阳光沙滩、景区入口7处景点,恢复重建望江亭、朱张亭、江神庙、拱极楼、裴公亭等著名历史景点,“修旧如旧”再现橘洲客栈、唐生智公馆、美孚洋行、神职人员寓所、水上工人文化宫、红房别墅等近现代历史建筑。植被景观则根据季节变化,植物色彩和风格,分别植以橘树、雪松、银杏、罗汉松、香樟、桂花、垂柳、针叶竹以及梅花、杜鹃花、木兰花等本土植物,配以大片常绿乔灌、草坪, 错落有致,四季常绿。2009年12月,景点工程建设完成。提质改造后的景区,总面积达93.9495公顷,其中绿地面积65公顷,景观道路面积31471平方米,水池面积27850平方米。
2009年4月,景区正式向市民及游客免费开放,至2016年4月,已接待游客近74万人次,“两型”社会国际合作高层论坛、全国沙滩排球赛,湖南安全职院焰火晚会及各类大型音乐会、节会等重大活动相继在景区举办。橘子洲已成为长沙最为亮丽的城市名片。
【相关链接】
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
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位于橘子洲最南端,是为纪念伟人毛泽东而创作的当代艺术品。
雕塑高32米,长83米,宽41米,基座3500平方米,由8000多块花岗石拼接而成,总重量约2000吨,由广州美术学院黎明创作,湖南省建筑设计院设计,福建荣发石业有限公司承建。
雕塑以1925年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形像为基础,将伟人的丰姿融入橘子洲的自然景观之中,具有的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染力。
雕塑的头部通过表情刻画来展示一个在橘子洲头沉思的毛泽东,表现青年毛泽东的“心忧天下”。雕塑的基座设计成毛泽东的肩膀,寓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缅怀历史,放眼未来。整个肩膀是一个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巨大山体,用来表现毛泽东的“胸怀大志”。32米的高度,象征毛泽东32岁时在这里挥毫写就《沁园春•长沙》的不朽诗篇。雕塑的长度83米,宽度41米,为毛泽东当年警卫部队的番号——8341。山体内的陈列室,通过声、光、电等方式向后人展示一代伟人的雄才大略和丰功伟绩。
人民领袖爱人民,人民领袖人民爱。
雕塑从设计到选材到施工,无一不体现出设计者、建设者对人民领袖无限热爱和无限崇敬之情。
选材优中挑优。石材全部来自距长沙1000多公里的福建省永定县永定乡永定村的矿山,且源于一个矿口,石材学名G696,俗称“永定红”,寓意“江山永定”。承担石材加工、制作、安装的荣发石业公司董事长陈荣佳说:“永定红”材质坚硬,成材率高,抗酸碱、抗风化、抗冰冻能力强,很能适应长沙的气候环境。另外,“永定红”颜色偏暖,称红色石头,花纹均匀细致清晰,质感好,有利于雕塑的艺术表达。陈荣佳还说,能为毛泽东艺术雕塑提供石材,这是他们的光荣和骄傲,他们选了十几个矿区,并经反复比较后才确定下来的,可以说是优中选优。
制作精益求精。雕塑的模型只有实际的二分之一大,要将其放大到1:1的实际是一件很难的事。为了减少误差,工人们首先制作 了一个1:2的玻璃模型,然后按等高线将模型画线分块,再根据编号切割石材,最后才加工打磨,每个环节都是依靠计算机精准计算和用传统工艺完成。8000多块石材从矿山切割下来后,全部依据事先确定的位置编号,再根据编号次序进行加工,加工好后运至现场,按编号位置拼装。结果显示,一次合成,偏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小于3毫米。
拼装不畏艰险。雕塑的结构从内到外共有三层,最里面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间是钢结构,最外层是干挂石材。看似一个简单的“挂”,却包含几十道工序。8000多块石材,最重的有1吨多,最轻的也有300多公斤。具体拼装过程中,用塔吊将石材吊到空中后,再用手动葫芦定位,最后将石材焊接到钢结构上,负责石材拼装项目经理冯素峰说:“确定位置后,就要靠人工来固定石材,工人要爬到混泥土层与钢构之间去固定、焊接,这个空间非常小,焊接的火花经常把皮肤灼伤,酷暑时最高温达到40摄氏度以上,但工人们抱着对毛主席崇敬的心情做这件事,没有一个叫苦的,个个都是“追求尽善尽美”。
覆盖“荷叶”保护。雕塑完成后,工人们在雕塑表面覆盖了一层保护剂。在雨天,这层保护剂在雕塑表面形成“荷叶效应”,雨水滴在上面就像滴在荷叶上一样,形成水珠,而不会渗透到石材内产生深浅不一的干湿色差。
营造深邃眼神。雕塑的眼神非常生动地再现了青年毛泽东宽阔的胸怀、青春励志的豪情。雕塑全部采用花岗岩石材,眼部也不例外,之所以有深邃的眼神,是把瞳孔部位挖空,通过面朝东南,依靠自然采光营造出深邃的效果。
悬拼飘逸长发。飘逸长发也是由大小不等的花岗石悬空拼装而成的,最长处达7.58米。飘逸的长发把一个迎风伫立橘子洲头,“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胜步”的伟人气概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据雕塑作者介绍,这个飘逸的发型是根据毛泽东1925年在广州时拍摄的一张照片来进行艺术创作的。还原这一形象,我们就是想还原一个真实的胸怀宽广、志向远大、风华正茂的青年毛泽东形象。
添上人民喜爱的痣。1925年的青年毛泽东,下巴上是没有痣的。而现在的毛泽东雕像,下巴上有一颗痣。到底要不要一颗痣?创作者当初为之思虑再三,犹豫良久,食不甘味。直到2007年,毛泽东儿媳邵华将军说,在老百姓心目中,毛主席是有痣的。邵华将军的话,与创作者想法不谋而合,最终在雕像下巴上加了一颗痣。现人们来到雕像前,都说:看见这颗痣,亲切!
拱极楼
拱极楼位于橘子洲最北端,与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各占一端,是洲上标志性建筑之一。
拱极楼始建于元代。据《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载:拱极楼高七八十尺,建筑巍峨富丽,其胜概可谓“西瞻岳麓,俯瞰湘流,草树参差,鸥鸟映发,若出若没,亦近亦远,风纹霞绮,月练烟鬟,清光奔会,自然怡情。”清代诗人石承藻、李绍易也分别作诗描绘了这一胜景。石承藻诗云:“危楼悬百尺,四面敞檐楹。雨重云迷岳,江空浪撼城。千樯收浦暗,一鹭立沙明。清绝潇湘地,应深吊古情。”李绍易诗云:“百尺楼头近水边,嫩红娇绿与洲连;千家灯火横江岸,一派晴岚媚远天;野犬暗闻深竹里,渔翁垂钓绿杨边,行来古寺追遗迹,断碣残碑不计年。”
拱极楼是长沙冬天欣赏“江天暮雪”胜景的绝佳之处,也是人们夏天休闲消暑的绝佳之所。古楼悬有一名联,联云:“拱极楼中,五、六间无暑气;潇湘江上,二、三更里有渔歌。”今日读来,无不令人心动而神往之。清•萧大经《消夏诗四首》可引人步入拱极楼去领略那仙境般的感受:“两岸垂杨护橘洲,中流倒影耸危楼。二三更后渔歌歇,惟写新诗在上头。”“楼外凉生两过时,藕花香里日迟迟;游人亭午凭栏处,携得冰弦谱竹枝。”“十二朱栏面面开,纳凉人在小蓬莱。 桃笙石枕清眠熟,柳外微风一阵来。”“楼俯澄江暑气微,枣花莲子隔清晖。晚凉不用葵蒲扇,清露盈盈上客衣。”
惜此楼毁于清末战火。
2008年,在橘子洲景区提质改造中,人民政府复建了此楼。现拱极楼依据清同治七年《长沙县志》的一幅图复建而成。拱极楼坐北朝南,构造独特,楼高5层,约31米。总建筑面积1578平方米,包括主楼、麓山在望、涛回、轩、访梅亭等建筑。
【评说】
橘子洲,是一幅尽显长沙山水洲城独特景观的风情画。依山林,有江南水乡之情趣;近城廓,得现代都市之繁华。从西往东,山、水、洲、城,步步是景,景景相连,宛如放大的盆景,流动的诗;由北向南,六桥飞架,烟雨蒙蒙,水天一色,又似人间的仙景,墨泼的画。登此洲,听远近潮回,看万家灯火,观天心古阁,赏麓山红枫,瞻拱极名楼,吟先贤辞赋,情醉其中,不由自主也!
橘子洲,又是一部详叙千年湖湘文化的历史书。她承载了时愈千年的湖湘文化,底蕴深厚。朱张亭,讲叙着800年前朱熹、张轼往来于岳麓书院与城南书院间讲学的盛况;水陆寺、拱极楼,印记了元代宗教文化的兴衰;橘洲江面,林则徐、左宗棠舟中夜话,进一步表明了“唯楚有材,于斯为盛”;美孚洋行、红墙别墅,又见证了长沙开阜后的历史;伟人毛泽东站在橘子洲头发出的天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更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长按图中二维码,关注《岳麓故事》。
投稿方式:csylgs@qq.com
联系方式:0731-88999303
《岳麓故事》网刊
主办单位:
岳麓区委党史联络组
岳麓区史志档案局
岳麓新闻网
岳麓区作家协会
编 委 会:韩律明 喻剑平 周义娟 李波 王丽君
责任编辑:陆立人(主编) 王三川 肖辉 陈敏
“潇湘悦读网”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及其相关法规、规章的规定。
权利人及利益系人认为本网站转载或转帖的文章、图片、软件或者其他作品、制品有不当时,请及时告知并提供相关权利证明,本网站将会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其著作权及相关合法权益。